彩鋼板的芯材在高溫環(huán)境下(尤其是夏季暴曬或局部熱源影響)的變化,與其材質密切相關。不同芯材的耐熱性、穩(wěn)定性差異較大,可能導致
物理性能退化、化學分解甚至安全風險。以下是常見芯材的具體變化:
這類芯材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,耐熱性較差,通常在 60-120℃時開始出現(xiàn)明顯變化:
-
聚苯乙烯(EPS)芯材
- 溫度 60-80℃:芯材內部氣泡結構開始受熱膨脹,原本緊密的閉孔結構出現(xiàn)微裂紋,導致保溫性能下降(導熱系數增加 10%-20%),同時芯材顏色逐漸變黃(氧化反應)。
- 溫度 80-120℃:開始軟化、熔融,質地從堅硬變?yōu)轲椥?,若受外力(如自重、風力)易產生變形,導致彩鋼板面板鼓包、接縫開裂。
- 溫度>120℃(接近明火或高溫熱源):迅速分解并釋放有毒氣體(苯乙烯、一氧化碳),同時發(fā)生燃燒(自燃溫度約 340℃),火焰蔓延速度快(每分鐘可達 1-2 米),且燃燒滴落物會引發(fā)二次火災。
-
聚氨酯(PU)芯材
- 溫度 80-100℃:聚氨酯分子鏈中的酯鍵開始斷裂,芯材出現(xiàn)收縮、硬化(原本的彈性消失),保溫性能急劇下降(導熱系數增至原來的 2-3 倍)。
- 溫度 100-150℃:發(fā)生熱分解,釋放出氨氣、氰化氫等有毒氣體(刺激性強,可導致人員窒息),芯材逐漸碳化(表面變黑、酥脆)。
- 溫度>150℃:極易引燃(自燃溫度約 210℃),燃燒時火焰溫度高(可達 800-1000℃),且產生大量黑煙(含碳顆粒),阻礙逃生視線。
這類芯材以無機材料或改性有機材料為主,耐熱性較強,但高溫結合其他環(huán)境因素(如濕度、氧氣)時,仍可能出現(xiàn)性能變化:
-
巖棉芯材
- 溫度<600℃:物理結構穩(wěn)定(巖棉熔點約 1000℃以上),保溫性基本不變,但高溫下若接觸水分(夏季高溫多雨易滲入),會因吸濕導致導熱系數上升(吸濕率每增加 1%,導熱系數約增加 5%),影響隔熱效果。
- 溫度>600℃:長期處于此環(huán)境(如靠近高溫設備),芯材中的黏結劑(酚醛樹脂等)會逐漸碳化失效,導致巖棉纖維松散、沉降,出現(xiàn)局部空洞(影響結構支撐,可能導致面板凹陷)。
-
玻璃絲棉芯材
- 溫度<300℃:性能穩(wěn)定(玻璃纖維熔點約 800℃),但高溫下若面板破損,芯材可能因陽光直射導致纖維老化(長期 70-80℃環(huán)境下,纖維韌性下降,易脆化斷裂),保溫層厚度變薄。
- 溫度>300℃:芯材中的黏結劑(通常為脲醛樹脂)會分解揮發(fā),釋放刺激性氣味,同時芯材結構變松,無法有效固定面板,可能引發(fā)面板脫落。
-
酚醛泡沫芯材
- 溫度<120℃:耐熱性較好,基本無變形,但高溫下會緩慢釋放少量甲醛(溫度每升高 10℃,釋放量增加約 15%),影響室內空氣質量。
- 溫度>150℃:開始出現(xiàn)熱收縮(體積收縮率約 5%-10%),導致芯材與面板之間產生縫隙,雨水易滲入;若接觸明火,會碳化阻燃(不滴落、不蔓延),但芯材結構會因碳化變脆,失去支撐作用。
彩鋼板芯材在高溫下的變化可歸納為三類:
- 易燃芯材(EPS、PU):以軟化、熔融、釋放有毒氣體為主要特征,存在嚴重火災風險;
- 無機難燃芯材(巖棉、玻璃絲棉):核心問題是高溫結合受潮導致的保溫性下降、結構松散,影響支撐穩(wěn)定性;
- 改性有機芯材(酚醛泡沫):耐熱性中等,但高溫下可能釋放有害物質,且存在收縮變形風險。
因此,夏季需針對芯材類型采取針對性措施(如易燃芯材嚴控熱源、無機芯材加強防潮、改性芯材增加通風),減少高溫對其性能的破壞。